AI实战心得
liang 发布于 阅读:66
一、入门阶段:别被酷炫功能迷惑
最初被ChatGPT吸引时,我像个拿到新玩具的孩子,整天让它写诗、编故事。直到某次让它整理会议纪要却得到一堆错乱时间线,才意识到精准提需求的重要性:
工具选择:根据场景选AI(文案用ChatGPT/Claude,制图用Midjourney,数据分析用Excel Copilot)
明确边界:AI擅长信息重组而非创造全新知识
安全提示:公司文件建议用本地部署的私有化AI(如Dify)处理
二、效率提升的3个关键技巧
经过反复测试,总结出这套工作流让我的效率翻倍:
需求拆解法
把"写产品说明"拆解为:
列出核心功能点(3-5个)
生成技术参数模板
转化为用户场景化描述
对话工程化
开发了自己的指令模板:
复制
[角色] 资深产品文案
[任务] 撰写智能手环说明书
[要求]
- 使用FAB法则(功能-优势-利益)
- 规避"最佳""第一"等绝对化用语
- 输出Markdown格式
结果迭代术
用「质疑-验证-优化」三部曲:
"这个参数描述是否有数据支撑?"
"请用更口语化的方式重写第三段"
"添加儿童模式的使用注意事项"
三、避坑指南:这些错误别重蹈
隐私陷阱:曾让AI分析客户名单,事后惊觉可能泄露信息
过度依赖:方案被领导指出缺乏创新,才醒悟AI只能辅助思考
时间黑洞:调教AI生成"完美回复"有时不如直接打电话沟通
四、我的高频应用场景清单
场景 推荐工具 效率提升
邮件写作 Gmail智能补全 40%
会议纪要 Otter.ai+ChatGPT 70%
PPT制作 Tome+Canva魔法设计 60%
数据清洗 Excel Power Query 85%
收到1条评论
emlog 1 个月前
这是系统生成的演示评论
回复